立秋
立秋,是農歷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13個節(jié)氣,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標志著孟秋時節(jié)的正式開始:“秋”就是指暑去涼來。到了立秋,梧桐樹開始落葉,因此有“落葉知秋”的成語。從文字角度來看,“秋”字由禾與火字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。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,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(jié)。
一候涼風至。立秋之后,北風會漸漸增多,風中也會帶有一絲涼意,吹走盛夏酷暑的熱風,帶給人們一絲清涼。
二候白露降。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強烈,夜晚的涼風刮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,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。
三候寒蟬鳴。這時候的蟬,食物充足,溫度適宜,在微風吹動的樹枝上得意地鳴叫,好像告訴人們炎熱的夏天過去了。
——立秋文化習俗——
貼秋膘
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,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。因為人到夏天,本就沒有什么胃口,兩三個月下來,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。秋風一起,胃口大開,想吃點好的,增加一點營養(yǎng),補償夏天的損失,補的辦法就是“貼秋膘”: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,燉肉、烤肉、紅燒肉等等,“以肉貼膘”。
曬秋
每年立秋,隨著果蔬的成熟,篁嶺進入了曬秋最旺季節(jié)。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,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。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,逐步成了畫家、攝影家追逐創(chuàng)造的素材,并塑造出詩意般的“曬秋”稱呼。
秋忙會
秋忙會,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。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,變賣牲口,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。其規(guī)模和夏忙會一樣,設有騾馬市、糧食市、農具生產市、布匹、京廣雜貨市等。過會期間還有戲劇演出、跑馬、耍猴等文藝節(jié)目助興。
秋社
秋社日的習俗主要分為祭祀和娛樂。在古時候每逢秋社,上至皇宮官府,下至民間百姓都在此日進行土地神的祭祀活動,以報土地神保佑豐收之恩。祭祀活動完畢后,主祭者或者皇帝會把祭肉分給百姓臣下,寓意著共得神明的福祉。唐宋代的時候,皇帝會在社日賜臣僚酒食、海味、糕點等。民間有食糕、飲酒、婦女歸寧等習俗。
廠區(qū)地址: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高新技術開發(fā)區(qū)
咨詢電話:15200020487 唐經理
版權所有:石家莊市希星肥業(yè)科技有限公司 冀ICP備13017815號-1 | 河北納海網絡